次韵山村先生二首

严陵台下水潺湲,漠漠高风去不还。
处士隐庐遗路侧,永公书瓮出松间。
山田硗瘠民生俭,郡邑萧条吏事闲。
几欲清游身未遂,烟霞盘礴鬓毛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山村先生二首》是元代诗人善住创作的一组诗歌。下面,将对这组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 其一:严陵台下水潺湲,漠漠高风去不还。处士隐庐遗路侧,永公书瓮出松间。山田硗瘠民生俭,郡邑萧条吏事閒。几欲清游身未遂,烟霞盘礴鬓毛斑。
  • 其二:驿亭枫树著霜红,天际冥冥见断鸿。隔岸远山青更好,澹烟斜日值秋风。
  1. 创作背景
  • 元代社会: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政治动荡、社会转型,同时佛教文化盛行。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们往往借古喻今,反映现实,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
  • 文人生活:作为僧人的善住,其生活状态与普通文人不同,他既能够接触到丰富的佛教文化,也常常以僧人之眼观世间万象,因此诗歌中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哲理意味。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如“天际冥冥见断鸿”和“隔岸远山青更好”,展现了一种空灵、遥远的审美追求。
  • 语言简练:善住的语言风格简洁而富有力度,如“严陵台”、“永公书瓮”等意象的运用,既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又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手法。
  • 象征手法:在《次韵山村先生二首》中,善住巧妙地利用自然景物来象征人生的悲欢离合、世事的变迁无常。例如,“天际冥冥见断鸿”可能象征着诗人对人生旅途的迷茫和无奈。
  1. 主题思想
  • 人生感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如“严陵台下水潺湲”一句,既是对自然界美景的描绘,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流转不息。
  • 宗教情怀:作为僧人的善住,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宗教情怀。这种情怀不仅体现在他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应用上,也体现在他对于佛法修行的执着追求上。

善住的作品《次韵山村先生二首》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思想上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文化特点,同时也揭示了诗人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