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春暮

燕子穿帘深院静,画阑飞絮蒙蒙。砌苔柔绿衬残红。问春何处,移在柳阴中。
老至十分诗思减,膝间闲理丝桐。曲终声尽意无穷。杜鹃开了,余恨寄南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春暮》是一首宋代词人赵长卿创作的词,全篇共六十字,平韵格。这首词通过描绘暮春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迫切归家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介绍
  • 赵长卿,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其创作风格清新脱俗,善于运用细腻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情感。
  1. 诗词原文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2. 主题思想

  • 思乡:全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归家:词中的“殷勤欲送归船”等句透露出词人急切渴望回归故土的心情。
  • 矛盾心理:词人的心境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想要归家,另一方面又难以割舍在外的生活。这种内心的挣扎在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1. 艺术特色
  • 寓情于景: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巧妙地将词人的愁绪融入其中,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远。
  • 语言优美:赵长卿的词作语言流畅、韵律优美,能够很好地传达出词人的情感,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词人的内心世界。

《临江仙·春暮》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词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学的独特魅力以及词人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