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玉版兰亭

临池旧眼被昏遮,玉版摩挲字隔纱。
忽忆昔年观定本,绝胜枕臼与梅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玉版兰亭》是元代诗人揭祐民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对这首诗及其作者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揭祐民:元代诗人,字希韦,号盱里子。他出生于元广昌县(今江西上饶),寓居盱水上,晚年自号希韦子。他的生平事迹不多见记载,但据其诗作可见一斑。
  1. 诗歌原文
  • 原文节选:“临池旧眼被昏遮,玉版摩挲字隔纱。忽忆昔年观定本,绝胜枕臼与梅花。”
  • 译文:诗人在池塘边看到自己昔日的旧眼被浓雾遮挡,只能摩挲着玉版上的字来辨认。忽然间,他想起了多年前曾在此地观赏定本的情景,觉得这比枕头、枕头和梅花还要美好。
  1. 诗歌鉴赏
  • 意境描绘:诗中的“临池”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站在池塘边,视线被浓雾所遮蔽的场景。“玉版摩挲字隔纱”则通过摩挲玉版上的字来辨识的方式,传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之情。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观定本”的回忆,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愿景。这种情感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眷恋,也透露出一种对于纯粹美好事物的向往。
  1. 创作背景
  • 历史背景:元代是一个文化多元且充满活力的时代,诗人的生活和思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一位游历四方的文人,他的足迹遍布燕赵、辽等地,这些地域的历史遗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个人经历:揭祐民的个人经历也是《题玉版兰亭》创作的重要背景。他曾为邵武经历,并因能声而知名。他的好游性格以及对于故都遗迹的深情追忆,都在他的诗作中有所体现。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的意象如“玉版”、“旧眼”、“字隔纱”等,都富有象征意义。玉版可能代表着珍贵的文献或文化遗产,旧眼则象征着对过往记忆的珍视,字隔纱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
  • 语言风格:揭祐民的语言风格质朴自然,直白而不失深度。这种风格使得他的诗歌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失通俗易懂的特点。
  1. 文化意义
  • 历史价值:《题玉版兰亭》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它反映了元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同时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那个时代的宝贵资料。
  • 美学影响:该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受到了其启示,将其视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题玉版兰亭》不仅展示了揭祐民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元代文化的窗口。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