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日

去年登高灵山颠,新诗醉写秋风前。
金杯酒泛紫萸滑,乌纱帽插黄花偏。
今年潇潇坐风雨,回首往事心茫然。
青山当户为故友,白发兄弟罗酒筵。
丹枫染霜明秋色,白雁叫云横暮天。
醉穷老眼浩无际,剩欲乘风游八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别称,具体指的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

在古代中国的农业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标志着秋季的开始,同时也是收获的季节结束和准备过冬的重要时刻。重九登高是这个节日的传统习俗。古人相信高处不胜寒,登高能避邪气,寓意身心健康。因此,重阳节期间,人们会选择登高望远,欣赏秋色,感受自然之美。

插茱萸、饮菊花酒也是重阳节的习俗之一。茱萸被认为具有辟邪驱病的作用,人们在这一天佩戴茱萸,希望以此保护自身免受邪恶侵扰。而菊花酒则因其清香扑鼻、口感甘甜而被喜爱,饮用时象征着长寿和健康。除了赏秋和登高,吃重阳糕也是节日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阳糕是一种用糯米和其他材料制成的糕点,象征五谷丰登、生活甜蜜。在古代中国,重阳节还有踏秋活动,即人们走出家门,到郊外去观赏秋景,享受秋天的美景。

重九日不仅仅是一个节日的名称,它更深层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尊重,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人们通过各种习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