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吴正传

诸老雕零半九原,后来英发见苍然。
高标能复居人下,缓步犹须出我前。
天马为谁生月窟,仙禽有日到芝田。
论心待取同倾盖,可使空回雪夜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答吴正传》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诸老彫零半九原,后来英发见苍然。高标能复居人下,缓步犹须出我前。天马为谁生月窟,仙禽有日到芝田。论心待取同倾盖,可使空回雪夜船。

  2. 诗歌翻译

  • 诗中描绘了古代贤者的形象,他们虽已凋零,但仍然保持崇高的品德与风采。
  • “高标能复居人下,缓步犹须出我前”两句表达了诗人谦虚自持的态度。
  • “天马为谁生月窟,仙禽有日到芝田”通过天马和仙禽的比喻,赞美了超凡脱俗、才华横溢的人物。
  • “论心待取同倾盖,可使空回雪夜船”展现了诗人与志同道合者交流思想、共襄盛举的愿望。
  1. 诗歌鉴赏
  •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古代贤者的描绘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展示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远大志向。
  •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天马”、“仙禽”等,增添了诗歌的诗意和美感。
  •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1. 创作背景
  •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诸老”可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学者或者政治家,他们的事迹被诗人所仰慕和学习。
  • 诗人在此诗中表达了对那些虽已凋零却依然保持崇高品德的贤者的敬仰之情。
  • 苏轼本人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文学才能,因此他在创作此诗时,不仅是在赞美古代贤者,也是在表达自己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
  1. 诗歌意义
  • 此诗不仅是对古代贤者的颂扬,也是对诗人自身品格的展现。
  • 通过与古代贤者的比较,诗人突显了自己不随波逐流、坚持原则的决心。
  • 诗中的意象和比喻,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反映了诗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次韵答吴正传》是苏轼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创作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崇敬以及对个人品德的高要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轼的诗歌风格及其背后的深意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