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先生挽诗

仰惊乔岳失嶙峋,千载风流可复闻。
鼎有丹砂轻县令,囊无薏苡诧将军。
苎袍岁月孤青简,石室文章閟白云。
泪尽侯芭悲独立,短衣高马只纷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南先生挽诗》是元代诗人黄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黄溍表达了对刘应龟的深深哀悼,同时寄托了他对文化传承的深厚期望。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山南先生挽诗》的作者黄溍,字晋卿,生于元朝至元年间,他的出生地为婺州义乌。黄溍自幼才华卓著,学识渊博,年轻时游历钱塘,深受当地遗老巨工和宿学的影响,对近世文献有深入的了解。他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成就,曾获朝廷重用,历任多项官职,最终以秘书少监的身份告老还乡。
  2. 诗作主题:《山南先生挽诗》的主题是对已故之人的哀悼与追忆。诗中,黄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传达了对刘应龟生前风采及其去世后的哀思。首句“仰惊乔岳失嶙峋”,用来形容刘应龟的卓越才学如同巍峨的高山,令人敬仰不已。次句“千载风流可复闻”,则表达了黄溍对于刘应龟一生风华绝代的记忆,感慨其风采流传千年,仍让人津津乐道。
  3. 诗中意象:诗中的“鼎有丹砂轻县令”和“囊无薏苡诧将军”使用了象征性的比喻,暗示刘应龟虽出身卑微,却因其非凡才能而受到人们的尊敬。此外,“苧袍岁月孤青简”与“石室文章閟白云”两句描绘了刘应龟孤独而勤奋的生活情景,展现了其深厚的学问和执着的精神。最后两句“泪尽侯芭悲独立,短衣高马秪纷纷”,反映了黄溍因失去这位知己好友而产生的哀痛和不舍之情,以及社会对于此类人物的怀念和敬仰。
  4. 艺术特色:从艺术角度看,《山南先生挽诗》的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将刘应龟的卓越与自己的悲伤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诗歌既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又不乏情感的真挚流露。这种艺术风格不仅显示了黄溍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深沉的人生感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山南先生挽诗》不仅作为黄溍个人文学成就的一个标志,更是元代文人对历史人物进行缅怀的一种表现方式。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及文人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