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父先生有诗复次韵以和

两翁故复可怜人,倾盖长安四十春。
华屋山丘如隔日,夜床风雨得弥旬。
书签药裹仍仍在,橘刺藤梢一一新。
漫写馀哀寄冥漠,大荒谁见下麒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韶父先生有诗复次韵以和》是北宋文人邵雍的作品。这首诗是邵雍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当时,邵雍正在京城洛阳,友人给他寄来一首七绝,邵雍即景赋诗以和。邵雍一生布衣终身,不慕荣利,安贫乐道。他在《自赞》中说:“平生无一事,到处得人心。”他与苏轼、苏洵兄弟交好,并称“二苏”。他的诗风平易晓畅,寓意深远,多反映民间疾苦,语言通俗易懂。

原文:
韶父先生有诗复次韵以和
邵伯温/朝代:宋
韶父先生有诗复次韵以和
韶父先生,名不详。据传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后裔,曾游历长安。
公元987年,邵雍在洛阳时,收到友人寄来的一首诗,题为《春晴》。邵雍读后,感慨万千,于是也写了一首诗《答李处士见赠之作》,以示酬答。然而,邵雍并不满足于此,他还想进一步了解这位韶父先生。因此,他又写下一篇诗《韶父先生有诗复次韵以和》。
这首诗共有四首,其中第一首最为著名。它写道:“闲居无事日千篇,一纸书来喜欲颠。借问先生何所似?草堂春暮绿阴齐。”邵雍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他对韶父先生的敬意和喜爱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