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清镜阁

投老归来贺监船,何时结屋镜湖边。
羡公高坐毗卢阁,万水同波一月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清镜阁》是元代诗人黄溍的一首作品。这首诗以隐逸生活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借古讽今,表达了对政治黑暗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黄溍(晋卿),号潜斋,生于1307年(元仁宗元年),卒于1358年(至元二十八年),祖籍婺州义乌。他自幼天资聪颖,学成文法,曾中进士,后任宁海丞、秘书少监等职。至正七年,黄溍升任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但最终因故辞去官职。

  2. 诗作原文:投老归来贺监船,何时结屋镜湖边。羡公高坐毗卢阁,万水同波一月圆。

  3. 诗作赏析:《题清镜阁》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投老归来贺监船”一句,借用了贺知章晚年归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渴望在年老时能像贺知章一样,乘着小船回到自己心仪的山水之间,过上闲适自在的生活。而“何时结屋镜湖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憧憬。最后,“羡公高坐毗卢阁,万水同波一月圆”两句则通过对古代文人雅士聚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和谐美好世界的向往。

  4. 历史背景:黄溍作为元代的著名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元朝这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黄溍的作品更显得独特和珍贵。

  5. 文学价值:《题清镜阁》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感情,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诗中的自然描写不仅富有诗意,而且充满了哲理,引人深思。

《题清镜阁》不仅是黄溍个人的代表作,也是研究元代文人精神风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审美追求以及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