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芝曲赠永嘉林道士

碧峰矗起三十六,老芝千年琢红玉。
帝遣仙人下采芝,迷花失石憺忘归。
忘归几载无消息,蟠桃积核高数尺。
何日青牛驾尔还,肯念金华牧羊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采芝曲赠永嘉林道士》是一首由元代文学家黄溍所创作的诗歌。下面对这首诗歌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黄溍,元代著名文学家,其生平事迹多有记载。
  • 创作时间:该诗作完成于元代。
  1. 诗歌原文
  • 诗句:碧峰矗起三十六,老芝千年琢红玉。帝遣仙人下采芝,迷花失石憺忘归 。
  • 意境描写:诗歌开篇描绘了高耸入云的山峰和千年老松,通过“碧峰”和“老芝”两个意象,展现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自然景观。接着,“帝遣仙人下采芝”,描绘了一位天仙下凡采撷仙草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思想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以及对自然界和谐美好的赞美。
  1. 历史意义
  • 文化传承: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体现了当时的文化风貌和审美情趣。
  • 后世影响:黄溍的诗歌在元代及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研究元代文学的重要文献资料。

《采芝曲赠永嘉林道士》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意境的诗歌,也是元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山水的独特感悟,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