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陆子敬旧时月色亭

古月即已旧,今月乃更新。
解后见颜色,梅花如故人。
挽彼檐下枝,挂我头上巾。
摘花不插发,踏月走千巡。
横笛且勿吹,良夜亦易晨。
恒恐明日至,使我迹复陈。
愿因白免公,托根冰雪轮。
结子近琼楼,永与桂树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陆子敬旧时月色亭》是元代著名诗人黄玠的作品。该诗通过对月亮和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于自然美的热爱。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作者介绍
  • 黄玠(1245年—1306年),字伯成,号弁山小隐,元朝定海(今浙江定海)人。他是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其作品多表达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1. 诗歌内容
  • 古月即已旧,今月乃更新。解后见颜色,梅花如故人。挽彼檐下枝,挂我头上巾。摘花不插发,踏月走千巡。横笛且勿吹,良夜亦易晨。恒恐明日至,使我迹复陈。愿因白免公,托根冫雪轮。结子近琼楼,永与桂花亲。
  • 这些诗句通过对比古月和新月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赋陆子敬旧时月色亭》的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思想深度。
  • 语言精炼:诗中使用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能够精准地捕捉和表达情感。
  • 象征手法:诗中的月亮、梅花等元素,不仅是自然的写照,也蕴含了诗人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寓意。

黄玠的《赋陆子敬旧时月色亭》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艺术内涵的诗歌,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值得后人深入研读和鉴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