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雌有众雏,新雌来杀之。
蒺藜刺中肠,并死无一遗。
持筸逐娼鸟,恶土污人衣。
彼雄诚不才,怨心当语谁。
祥览令我惧,伋寿令我思。
物态尚如是,世情良足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旧雌有众雏,新雌来杀之。
蒺藜刺中肠,并死无一遗。
持筸逐娼鸟,恶土污人衣。
彼雄诚不才,怨心当语谁。
祥览令我惧,伋寿令我思。
物态尚如是,世情良足悲。
《谢长源为余言燕子事有感》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七古。此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年)。这首诗是苏轼与友人谢长源一起赏燕归来,谢长源在送别时所吟的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真挚赞美。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燕燕于飞,
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
远于将之。
三岁为妇,
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
胡腹于恤?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描述了燕子飞行的样子,而“之子于归,远于将之”则描绘了女子出嫁的情景。接着两句“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则进一步描绘了妻子在家中忙碌的情景。最后两句“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胡腹于恤?”则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对燕子和妻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赞美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