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郭天锡云山图

翘翘山有木,翳翳林有谷。
雨气作深云,新阴如膏沐。
夫岂无居人,诛茅结溪屋。
幽栖不出户,野塘春水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郭天锡云山图》是元代诗人黄玠的作品。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黄玠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表达了他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志向。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1. 诗人生平
  • 黄玠(1245年—1300年),字伯成,号弁山小隐。他是元代诗人,出生于庆元定海(今浙江宁波市)。自幼励志操守,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晚年喜吴兴山水,卜居弁山,享年八十。
  • 黄玠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如《题郭天锡云山图》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展示了他对山川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1. 诗歌内容
  • 翘翘山有木:描绘了山峦起伏,树木葱郁的景象。
  • 翳翳林有谷:展现了森林茂密,山谷幽深的画面。
  • 雨气作深云:通过雨气的渲染,形成了深邃的天空云层,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 新阴如膏沐:新雨后的空气湿润清新,如同润泽的沐浴。
  • 夫岂无居人:虽然景色优美,但无人打扰,表现出诗人向往的隐逸生活。
  • 诛茅结溪屋:诗人选择在溪边筑屋,表明了归隐的决心。
  • 幽栖不出户:远离尘嚣,居住在幽静的地方,过着隐居的生活。
  • 野塘春水绿:描述了郊外池塘边的绿色春水,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题郭天锡云山图》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远哲理的作品。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寻求精神寄托的人生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