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田无恶土,玉树多好枝。
鼎角匿犀者,自是名家儿。
应门有暇日,颇作佳园池。
朝临二王书,暮吟三谢诗。
花边迎小车,竹下理残棋。
宾至可命觞,亲在志无违。
陶与权南园别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陶与权南园别业》是元朝诗人黄玠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创作于元朝时期(1340-1644年) 。
在介绍这首诗之前,首先简要回顾黄玠的背景。黄玠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诗歌不仅描绘自然景物,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个人情感。
《陶与权南园别业》全文如下:
琼田无恶土,玉树多好枝。
鼎角匿犀者,自是名家儿。
应门有暇日,颇作佳园池。
朝临二王书,暮吟三谢诗。
花边迎小车,竹下理残棋。
宾至可命觞,亲在志无违。
这首诗通过对南园美景的赞美,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首联“琼田无恶土,玉树多好枝”表达了对自然美的高度赞誉,认为世间没有不好的土地,生长的树木都是美好的。颔联“鼎角匿犀者,自是名家儿”则进一步指出,这样的园林主人自然是名门之后,才华横溢。颈联“应门有暇日,颇作佳园池”描述了主人闲暇时所做之事,即精心打理自己的花园。尾联“朝临二王书,暮吟三谢诗”则描绘了主人的生活情趣,既喜欢书法,又擅长诗词。最后两句“花边迎小车,竹下理残棋”则展现了一幅和谐的生活画面,既有文人雅士的聚会,也有普通人的悠闲时光。
《陶与权南园别业》不仅是黄玠个人情感和审美观的体现,也是元代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的一个缩影。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们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