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介石索寒菊

时菊晚逾好,金彩照微霜。
庶尔同岁寒,解后不得将。
寤寐忽有觌,道人冠帻黄。
入梦还出梦,顾影但空房。
天地生万物,淹速自其常。
甘苦亦随化,乐彼未渠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介石索寒菊》是元代诗人黄玠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之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寄介石索寒菊》的作者是黄玠。黄玠,字天锡,号弁山小隐,元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但从他的作品风格来看,他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人。

  2. 作品原文及翻译:诗全文如下:“时菊晚逾好,金彩照微霜。”这句话描述了菊花在深秋依然盛开,色彩斑斓,如同镶嵌着金色的彩霞,映照着薄薄的霜雪。“庶尔同岁寒,解后不得将。”表达了与菊花一同经历严寒岁月的感觉,即使到了春天也不能采摘,因为菊花的美丽需要时间来展现。“寤寐忽有觌,道人冠帻黄。”描述了诗人在梦中见到一位道士戴着黄色的冠帽,增添了一种神秘感。“入梦还出梦,顾影但空房。”则描绘了诗人醒来后,发现自己孤独地坐在空荡的房间内,只有窗外的菊花在静静开放。

  3.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生命哲理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的诗歌,也是一首蕴含人生哲理的作品。诗人通过与菊花的对话,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寄介石索寒菊》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内涵著称,而且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也是研究元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