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呈揭曼硕

古人不可见,即欲见今人。
兰桂各异物,臭味自相亲。
峨峨白玉堂,遥遥紫宫邻。
风云集群彦,四海望光尘。
客星入牛斗,剑气横秋旻。
能无一日雅,慰我暮江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呈揭曼硕》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怀念与敬仰之情的元末明初时期的诗歌。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的内容、风格及其背后的文化意涵:

  1. 作者介绍
  • 黄玠:元末明初的诗人,字伯成,号弁山小隐。他出身于庆元定海人,幼年励志操行,不随风俗,以圣贤自期。《寄呈揭曼硕》的创作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完成的,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往贤的追忆。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古人不可见,即欲见今人。兰桂各异物,臭味自相亲。峨峨白玉堂,遥遥紫宫邻。风云集群彦,四海望光尘。客星入牛斗,剑气横秋旻。能无一日雅,慰我暮江滨。”
  • 翻译:诗中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怀念之情,“古人不可见,即欲见今人”,意味着虽然古代的英雄已不可复见,但诗人仍渴望见到今日的贤才。接着描述了自己虽身处江湖,仍希望能得到如古代贤者般的关照和启发。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感情以及希望被理解的心情。
  1. 诗句解析
  • 古人不可见,即欲见今人:这句反映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中知己难寻的感慨。
  • 兰桂各异物,臭味自相亲:通过比喻,诗人描绘了不同时代人物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即使他们来自不同的时代,但仍然因为共同的价值追求而相互吸引。
  • 峨峨白玉堂,遥遥紫宫邻:这里的“玉堂”可能指的是古代官员的居所,暗示了诗人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贤者。
  • 客星入牛斗,剑气横秋旻:使用了天文意象来表达对朋友才华的认可和敬仰。“客星”可能指的是某位贤者或者诗人自身的某种特质。
  • 能无一日雅,慰我暮江滨: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在晚年依然怀有高远的理想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

《寄呈揭曼硕》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怀念,更深刻地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以及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