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溪夜泊

语儿溪上柳,日暮生春愁。
昔年侍阿母,曾此系行舟。
孝养苦不足,生理非故丘。
临风洒客泪,付与水东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玠《语溪夜泊》赏析

《语溪夜泊》,一首描绘自然之美与人生之愁的古诗,由元代诗人黄玠所作。这首诗不仅以其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吸引了无数读者,更是让我们对人生、自然以及母爱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诗中的“语儿溪上柳”开篇便勾画出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愁的场景。随着诗人的视线,我们仿佛看到夕阳西下,溪水潺潺,两岸的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种景色的描绘,不仅让人感到一种视觉上的舒适,更有一种心灵的震撼。

诗人紧接着写到:“日暮生春愁。”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忧虑与无奈。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这美好的背后,却隐藏着诗人的哀愁。他想起了过去侍奉母亲的日子,那时自己曾在这里系船停歇。这种回忆,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无奈。

“昔年侍阿母,曾此系行舟。”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他对母亲的敬爱和不舍。这里的“阿母”,是对母亲的尊称,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厚感情。而“系行舟”,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溪边等待母亲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亲情。

诗人并没有止步于此。“孝养苦不足,生理非故丘。”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奈和悲哀。尽管诗人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孝顺母亲,但仍然感到自己的孝心不足以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这种情感是如此真挚而深沉,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临风洒客泪,付与水东流。”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诗人站在桥头,看着流水,不禁泪如雨下。他把对母亲的思念和对自己命运的感叹,都化作了泪水,让它随流水向东流去。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真情实感,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语溪夜泊》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母爱的珍视。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人生哲理和人文情怀的作品。它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深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