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戴彦叔见寄

人间制锦金粟尺,裁量无差较如一。
文章要是机轴同,新巧小奇何足识。
多君肯说江夏黄,剡中戴逵亦少双。
两穷相值各可笑,宁尔訾相非奇庞。
富贵不来良己巳,万事东风吹马耳。
赌棋别墅要自佳,谁能更为苍生起。
无官只作常儿遇,布衣不羡流黄案。
玉楼佳召惜芳年,金谷俊游悲故主。
夫须小笠乌纱帽,城外孤村春水绕。
碧岩直上八百级,半空飞瀑看尤好。
古来隐者非怪迂,每从此地逃侵渔。
我生百拙兔守株,操觚逐食计甚疏。
岂有大志恢雄图,家无甔石心晏如。
焦先雅爱蜗牛庐,便欲往置烧丹炉。
桑君之书悬左肘,已非昔日攀云手。
江南春色苦无多,忍见行人折官柳。
但愿飞霜九转成,与君晚岁扶衰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戴彦叔见寄》是元代诗人黄玠所作。这首诗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意境,成为元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黄玠,字彦叔,号南樵,出生于江南地区。他的一生多才多艺,不仅是著名的诗人,还是书画家、音乐家等多领域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深受当时文人学士的喜爱和推崇。
  • 艺术成就:黄玠擅长诗词、书法和绘画,尤其是他的词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作风格朴实而不失华丽,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他的画作则注重写实与写意的结合,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1. 诗歌原文解析
  • 原文内容:“人间制锦金粟尺,裁量无差较如一。文章要是机轴同,新巧小奇何足识。”这两句诗通过对“人间制锦”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复杂之事的淡泊态度。他认为,真正的艺术不在于表面的华丽,而在于内在的和谐与统一。
  • 意象运用: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人间制锦”的场景,隐喻了人生的种种追求和欲望。他用“金粟尺”作为衡量标准,强调了事物应有的规范性和一致性。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黄玠的诗歌往往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和情感。他的诗句不仅形式上优美,更在意境上具有深远的内涵,让人在品味之余不禁深思。
  • 风格独特:黄玠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的气势,又有细腻的情感。他的诗作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敢于创新,这使得他在元代众多诗人中脱颖而出。
  1. 历史价值
  • 文化传承:《次韵戴彦叔见寄》不仅体现了黄玠个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元代的文化风貌。它为后世研究元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是了解那个时代文化生活的重要窗口。
  • 审美价值: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精神境界。它的美学价值对于研究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以上分析的基本内容之外,还可以从以下多个角度进一步理解黄玠及其作品:

  • 关注元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这对于深入理解《次韵戴彦叔见寄》等作品具有重要帮助。
  • 探索黄玠与其他元代诗人的关系,如杨维桢、张雨等,他们的交游对黄玠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哪些影响。
  • 分析黄玠诗歌中的具体意象和隐喻,探讨这些元素如何体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

《次韵戴彦叔见寄》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是元代文化的缩影,是诗人情感和哲思的结晶。通过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