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木兮木有犀,其花长秋何皑皑。灵芝三秀书上瑞,曾不及尔常芬菲。
初疑师文叩弦发清商,无射应律变四时。又疑女夷司花窃天和,使尔枝格生妩媚。
物生根拨真自异,天情岂得为尔私。蟾宫别种万万古,不与草木同凋萎。
安得灵风锵然驾鸾翼,与尔上结青云知。
四时木犀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时木犀歌》是元代诗人黄玠创作的。下面对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四时木犀歌》的作者是黄玠,字伯成,号弁山小隐。黄玠出生于庆元定海的一个家庭,幼年时期便励志操守,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黄玠不仅创作了多首诗歌,还编有《弁山集》、《知非稿》等著作,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歌原文:《四时木犀歌》是一首描绘木犀花盛开的古诗,诗句“山有木兮木有犀,其花长秋何皑皑”展现了木犀花的盛放之美。诗中通过对木犀花与灵芝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赏析: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考。它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也能寻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黄玠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这首诗成为元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背景信息:《四时木犀歌》的创作背景是在黄玠隐居教学期间。他的这种生活选择,一方面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对于知识传承和文化弘扬的重视。黄玠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四时木犀歌》不仅是黄玠个人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它以朴素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向人们展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