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张公子,清修名不虚。
时寻山水趣,日与圣贤居。
乱世不学武,散金惟贮书。
琴樽长日外,灯火早秋初。
孝友光门阀,才贤拔里闾。
寿亲环彩服,佳客曳华裾。
蓄画俱名品,娱宾始一舒。
藏文尤善本,尚友待三馀。
邺轴诚多子,唐编不吝予。
转头忘记诵,寓目送居诸。
假久情知厚,还迟计恐疏。
星垂天禄挍,云绕道山储。
整帙矜全璧,驰函愧报琚。
经籯传善庆,应睹化龙鱼。
从张子章假唐书观毕作此归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从张子章假唐书观毕作此归之》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诗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唐代文化的向往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从诗的内容来看,王安石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唐代文化的深深向往。他提到了唐代的一些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等,并称赞他们的作品“惊世骇俗”,这反映出他对唐代诗歌的高度赞赏。同时,他也提到了唐代的一些历史事件,如安史之乱,这些事件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唐代产生了深深的敬仰之情。
王安石在诗中也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他认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不正,人们的道德观念已经堕落到了极点。这种不满情绪在他的诗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他在诗中提到“今人皆好利而不知义”,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和不满。
王安石在诗中也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他提到了自己的处境,认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并不顺利,充满了挫折和困难。这种关注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从张子章假唐书观毕作此归之》这首诗充分展现了王安石对唐代文化的向往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的关注。这首诗不仅是王安石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