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文云松巢歌

君不见谪仙翁,挥斥八极如游龙。东行扶桑过若木,隘视人世不可容。
九江日上见五老,身只欲巢云松。云松之巢出天表,九点齐州蚁封小。
醉翻江水挹天瓢,仰视浮云没孤鸟。骑鲸一去天地空,元圃三山白云绕。
谁似黄家公子贤,放情飘萧怀谪仙。有诗万卷比秋月,有酒百斛如流泉。
名嚣利聒不到耳,绮窗阿阁浮轻烟。结巢亦与云松伴,自拂天风凌汗漫。
句里哦成碧水秋,毫端貌得潇湘岸。长松落落云冥冥,岁晏怀君霜霰零。
流脂入地应千岁,寄我春山煮茯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仲文云松巢歌》是元代诗人黄镇成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主题以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介绍
  • 黄镇成,元代邵武人,字元镇。他自幼刻苦嗜学,笃志力行,曾筑南田耕舍隐居著书。尽管受到多次推荐,但最终在任江西儒学提举时病逝,年仅七十五岁,谥贞文处士。
  • 黄镇成的诗歌创作以《秋声集》著称,其中《黄仲文云松巢歌》是他最为人所知的作品之一。
  1. 作品内容概述
  • 诗的开篇“君不见谪仙翁,挥斥八极如游龙”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形象;
  • “东行扶桑过若木,隘视人世不可容”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人世狭隘与压抑的不满;
  • “九江日上见五老,身秪欲巢云松”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 “云松之巢出天表,九点齐州蚁封小”,以生动的比喻,强调了云松之巢的高远与渺小;
  • “醉翻江水挹天瓢,仰视浮云没孤鸟”描绘了一幅饮酒作乐、逍遥自在的画面;
  • “骑鲸一去天地空,元圃三山白云绕”体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
  • “谁似黄家公子贤,放情飘萧怀谪仙”则赞颂了黄家公子的才情与高洁;
  • “有诗万卷比秋月,有酒百斛如流泉”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 最后两句“名嚣利聒不到耳,绮窗阿阁浮轻烟”则是对尘世喧嚣的超然态度。
  1. 主题分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批判;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 诗中融入了道家思想,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观。
  1. 文学价值
  • 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内涵,被誉为元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作;
  • 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1. 历史影响
  • 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黄仲文云松巢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许多学者和诗人都曾引用或仿效这首诗中的意境和语言;
  • 在民间,这首诗也常被传唱,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黄仲文云松巢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高远的境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首诗不仅是黄镇成个人情感和理想的表达,也是对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一种探索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