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田有耕舍,乃在南山阳。
启户见流水,云烟郁相望。
夙昔江海心,中年甘退藏。
躬耕聊寓情,学道未迷方。
过游邻里间,蔼蔼松榆乡。
倪君妙篇什,时同赋草堂。
山林各沉困,风雅俱沦亡。
慷慨但怀古,迂阔空谈王。
平生屠龙术,匣剑收光芒。
济世得良医,不如君技长。
救浑用寸胶,谁能振颓纲。
青山自秋色,篱菊亦有芳。
邻家酒可贳,白稻吹新香。
陶然任天真,高歌成报章。
南田赓倪体中见贻之韵
介绍
《南田赓倪体中见贻之韵》是元代诗人黄镇成的作品。黄镇成,号存斋,生于元至元年间的邵武,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南田赓倪体中见贻之韵》作为其代表作品之一,不仅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景观和精神寄托的深刻理解。
《南田赓倪体中见贻之韵》通过黄镇成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中的“中田有耕舍,乃在南山阳”一句,生动地勾勒出诗人隐居生活的环境,而“夙昔江海心,中年甘退藏”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现了黄镇成对于传统农耕文化的认同,也表达了他对个人精神自由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诗人试图通过回归自然的方式来达到心灵的平静与净化。
《南田赓倪体中见贻之韵》不仅是一篇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哲理的佳作。其中,“过游邻里间,蔼蔼松榆乡。倪君妙篇什,时同赋草堂”等诗句,反映了诗人对邻里关系的和谐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文化交流,强调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与共鸣。这些内容表明诗人在追求个人心灵寄托的同时,也不排斥社会交往和文化互动,体现了一种中庸的生活态度和人文情怀。
从文化角度来看,《南田赓倪体中见贻之韵》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同样值得深入探讨。这首诗不仅仅是黄镇成个人的抒情之作,更是元代文化风貌的一个缩影。元代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文人在政治动荡和个人命运面前往往展现出不同的应对策略。黄镇成选择通过隐逸来回避现实的政治斗争,这不仅显示了他个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也折射出那个时期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探索。
《南田赓倪体中见贻之韵》不仅是黄镇成个人创作风格的体现,也是元代文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对社会的理解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这首诗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宝库,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元代社会与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