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酬郑山长

短鬓萧萧已半霜,从教憔悴胜东阳。
磨穿老砚画成趣,撚断吟髭句不香。
月下行歌闲放逸,酒边起舞发清狂。
欲过郑老论心事,可惜相逢各异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用前韵酬郑山长”是杨公远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杨公远,即杨维桢,他的文学成就在明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友情和岁月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用前韵酬郑山长》这首诗作于元末民初,其创作背景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往往感到无力回天,而这种情绪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杨公远通过对“短鬓萧萧已半霜”,描绘出自己的衰老状态;“从教憔悴胜东阳”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自嘲。这些诗句不仅揭示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映射了时代的特征。

杨公远运用了传统的诗歌技巧,如平仄押韵、形象描绘等,来构建诗歌的艺术效果。在这首作品中,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例如,“磨穿老砚画成趣,撚断吟髭句不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执着追求,也暗示了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主题。此外,“月下行歌閒放逸,酒边起舞发清狂”更是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自由自在的歌唱和舞蹈,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用前韵酬郑山长》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也是了解古代文人生活情感世界的重要窗口。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杨公远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同时也能体会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