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岭观瀑

瘦筇支我上山头,拂石盘桓看瀑流。
莫讶喧豗何太急,要归江海济行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回岭观瀑》是一首七言绝句,由元代文学家杨公远创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的相关内容:

  1. 作者简介: 杨公远是生活在元代的文学家,他的生平与诗歌成就均值得一提。根据资料显示,杨公远生于1227年,字叔明,号野趣居士,出生于安徽歙县。他以诗画闻名,终生未仕,却通过诗画游历于士大夫之间。他的艺术才华在生前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或显著的成就,但后世对杨公远的评价逐渐升高,其诗作被认为具有深远的艺术影响力。

  2. 作品原文及翻译:《回岭观瀑》这首诗的原文如下:“瘦筇支我上山头,拂石盘桓看瀑流。莫讶喧豗何太急,要归江海济行舟。”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意境。通过描绘登山赏瀑布的场景,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同时,诗句中的“要归江海济行舟”暗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即追求一种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而不是局限于眼前的小圈子。

  3. 赏析与评析: 《回岭观瀑》作为一首七言绝句,不仅在艺术形式上达到了高度统一,而且在内容上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以其简练的文字和生动的画面,成功地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诗人通过观瀑这一行为,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回岭观瀑》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词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审美追求的象征。它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内心世界的独到见解,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美的独特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