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宋省斋避暑

何处避炎威,好是幽人屋。
拂拂来清风,苍松间修竹。
坐久细哦诗,惜不疗饥腹。
念彼田舍翁,桔槔声断续。
谁知汉阴老,抱瓮灌园谷。
顾我本无机,所愿年谷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宋省斋避暑》是一首由宋代诗人杨公远创作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杨公远生活在宋朝时期,是当时一位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文人,以其精湛的诗作著称于世。他的生平与作品在当时以及后世都有相当的影响力,是研究宋代文化及文学的重要资料。
  2. 原文赏析:诗中通过描绘夏日炎威之下的一处幽静之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何处避炎威,好是幽人屋”,这句表达了诗人寻找一处可以躲避烈日炎热的地方的愿望,而”坐久细哦诗,惜不疗饥腹”则透露出在这片静谧中,尽管无法解决饥饿问题,但能沉浸在诗歌创作之中也颇为惬意。
  3. 艺术特色:从艺术角度来看,《次宋省斋避暑》的语言简洁而含蓄,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平静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苍松间修竹、抱瓮灌园等,不仅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4. 历史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文人生活方式和思想情感的窗口,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
  5. 现代启示:虽然时代变迁,现代社会的喧嚣与压力可能让很多人难以找到像诗中描述的那种宁静之地。然而,诗中的这种追求简单、和谐的生活态度仍然具有启发意义,提醒现代人在忙碌之余也要懂得享受生活中的简单美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次宋省斋避暑》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哲理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