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萧侯送蒲萄

萧侯昔致蒲萄苗,山童不灌三日焦。
宛西上品复亲致,手种窗南自浇水。
一月当生一尺长,移向江头薜荔墙。
秋深雨足马乳重,举囊石压青霞浆。
是时萧侯当走马,来访衰翁茅屋下。
酒酣舞剑倾一尊,不信金盘露如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萧侯送蒲萄》是元代诗人虞集创作的一首七言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全文
    萧侯昔致蒲萄苗,山童不灌三日焦。
    宛西上品复亲致,手种窗南自浇水。
    一月当生一尺长,移向江头薜荔墙。
    秋深雨足马乳重,举囊石压青霞浆。
    时萧侯当走马,来访衰翁茅屋下。
    酒酣舞剑倾一尊,不信金盘露如泻。

  2. 作者介绍
    虞集,元临川崇仁人,字伯生,号邵庵。先世为蜀人。宋亡后,虞集的父亲虞汲侨居崇仁。虞集少受家学,通诸经大义,曾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被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后历任国子助教、博士等职。在仁宗时期,迁集贤修撰,主张选用经明行修的人才担任学官。文宗即位后,虞集被任为奎章阁侍书学士等职,但因疾辞官。最终以目疾谢病归乡,谥为文靖。虞集的文学成就包括《道园学古录》和《道园遗稿》等作品,他在诗坛也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3. 诗歌内容解读

  • 这首诗描绘了萧侯送给蒲萄苗的情景以及诗人对萧侯友情的感激。诗中通过细腻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蒲萄的生长过程及其带来的美好感受。
  • 诗人用“三月焦”形容蒲萄苗在缺乏照料的情况下枯萎的状态,表达了萧侯送来的蒲萄苗非常珍贵和不易养护。
  • “手种窗南自浇水”反映了诗人亲自照料蒲萄的情景,体现了他对这份友谊的重视和珍视。
  • “移向江头薜荔墙”则描绘了蒲萄生长得茂盛,甚至蔓延到江边的墙上。
  • “秋深雨足马乳重”描写了秋季细雨连绵,雨水充足,使得蒲萄更加生机勃勃。
  • 最后两句“举囊石压青霞浆”表现了诗人与萧侯相聚时饮酒作乐,畅谈友情的情景,彰显了二人深厚的情谊。

《酬萧侯送蒲萄》不仅是一首描绘友情的诗歌,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意义,是元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