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晋卿二首

寒更不易旦,松竹满庭风。
未寝觉灯暗,欲挑怜烬红。
四邻飞化蝶,一室学冥鸿。
吾道本如此,孰为穷与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赵晋卿二首》是元代杨弘道所作。在这首诗中,杨弘道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哲理思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文:寒更会有旦,松竹静无风。一室虚生白,半窗明映红。能文韩吏部,归隐汉梁鸿。吾道本如此,孰为穷与通。
  • 翻译:寒冷的夜晚总会有破晓时分,松树和竹子静静地没有一丝风。一室之中显得格外空旷,只有半边窗户映照着红色的光辉。我擅长文学,曾像韩愈一样追求学问,现在选择像汉时梁鸿那样归隐。我的志向就是如此,何必去忧虑贫穷还是富贵。
  1. 作者介绍
  • 杨弘道:元朝时期的文学家,字叔能,号素庵,生于淄川,是一位气度不凡、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文章充满了自得之趣,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杨弘道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1. 诗意解析
  • 寒更与松竹:诗中的“寒更”象征着夜幕降临时的寂静与清冷,而“松竹”则代表了一种坚韧不拔的品质。通过这两个自然元素的结合,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 文人与隐士:杨弘道提到“能文韩吏部”,意指自己曾经有过文学造诣和学术追求,但最终选择归隐,效仿古代贤人如韩愈和梁鸿的生活方式。这种对比展示了诗人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考。
  • 人生态度:诗的后两句“吾道本如此,孰为穷与通”,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哲学,即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外在的财富或地位,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追求。

杨弘道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和态度。他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古人事迹的描述,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及他们面对现实压力时的应对策略。

杨弘道的《次韵赵晋卿二首》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诗歌,也是对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以及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