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舞阳侯庙

荐诚何处仰威棱,遗像乾维柏影清。
短砌南薰披草色,空庭西照碎禽声。
攀鳞虽遘风云会,得鹿尝寒带砺盟。
曲逆未回闻顾命,将军方免学韩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舞阳侯庙是杨弘道的作品,而非黄庭坚所创作。该作品原文如下:

荐诚何处仰威棱,遗像乾维柏影清。  
短砌南薰披草色,空庭西照碎禽声。  
攀鳞虽遘风云会,得鹿曾寒带砺盟。  
应笑丰城一抔土,千年犹在白云间。  

这首诗描绘了舞阳侯庙的宏伟景象以及作者对英雄事迹的回忆和感慨。以下是对该诗的进一步介绍:

  1. 作者简介:杨弘道,字叔能,号梦锡,元朝诗人。他生活在元朝末年的社会动乱时期,诗歌多表现出对时代的忧虑与反思。
  2. 诗歌原文
荐诚何处仰威棱,遗像乾维柏影清。  
短砌南薰披草色,空庭西照碎禽声。  
攀鳞虽遘风云会,得鹿曾寒带砺盟。  
应笑丰城一抔土,千年犹在白云间。  
  1.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舞阳侯庙的景象,反映了杨弘道对英雄事迹的追思以及对历史的感慨。诗中的“荐诚”,意指对先贤的敬仰;“遗像乾维柏影清”则形容庙宇庄严,柏树苍翠。而“短砌南薰披草色”,“空庭西照碎禽声”,则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最后两句“攀鳞虽遘风云会”,“得鹿曾寒带砺盟”,表达了虽然英雄已逝,但其精神依然激励着后人。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杨弘道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2. 历史背景:樊哙祠,又称舞阳侯祠,当地人称作“大庙”,原位于浙江省武康县上柏龙蟠山上,后在日军进攻时被焚毁,现仅存石基,面积有十亩之大。

《题舞阳侯庙》作为杨弘道的作品,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古诗,更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对英雄精神的赞颂。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及其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