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县令赴任符离

兴定纪年后,治道日修饬。
县令选尤重,非人莫轻得。
东陲控淮泗,隐见吴山碧。
尝获白兔瑞,贺书出韩笔。
百里今付君,阳关歌祖席。
和风翻行裾,花光照长陌。
十年宿重兵,涉春微雨泽。
鲸鲵虽陆死,馀孽尚狼藉。
二事俱可忧,军食与民力。
君名在兰省,安能淹此职。
勿谓不久留,而遗后人责。
常思君子居,一日必加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张县令赴任符离》是元代诗人杨弘道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对张县令赴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治理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兴定纪年后,治道日修饬。
    县令选尤重,非人莫轻得。
    东陲控淮泗,隐见吴山碧。
    尝获白兔瑞,贺书出韩笔。
    百里今付君,阳关歌祖席。
    和风翻行裾,花光照长陌。
    十年宿重兵,涉春微雨泽。
    鲸鲵虽陆死,馀孽尚狼藉。
    二事俱可忧,军食与民力。
    君名在兰省,安能淹此职。
    勿谓不久留,而遗后人责。
    常思君子居,一日必加葺。

  2. 诗歌解析

  • 政治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兴定纪年后,国家开始注重政治治理和地方官员选拔的情况。诗中的“县令选尤重,非人莫轻得”表明了政府对优秀地方官员的重视,这有助于提升国家的行政效率和政治清明。
  • 自然景象:诗中描绘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如“东陲控淮泗,隐见吴山碧”,这不仅展示了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也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 文化象征:诗中的“尝获白兔瑞,贺书出韩笔”等句子,可能含有某种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含义,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来理解。
  1. 艺术手法
  • 比喻和象征:在这首诗中,使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县令”比喻为“百里”,用“白兔”和“韩笔”象征吉祥和文采。
  • 情感表达: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语言表达,诗人传达了自己对张县令赴任的祝福和期望,以及对其未来工作的信心。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送张县令赴任符离》作为元代的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点和文化风貌。
  • 现实意义:这首诗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政治理想,对于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送张县令赴任符离》不仅是一首充满政治理想的诗歌,也是一首具有深刻艺术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和研究,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的政治文化,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关于人生和政治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