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大痴山水

前山后山青不了,大树小树枝相樛。
老痴胸中有丘壑,貌得江南一幅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大痴山水》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意蕴,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关于《题大痴山水》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生于元末明初,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杨维桢的诗名非常响亮,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而闻名,有“铁笛道人”之称。他的一生充满坎坷与传奇,曾在兵荒马乱中避难于富春山,后迁居杭州,又因不屈于元朝而选择隐居。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元代就受到了广泛关注,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歌原文:前山后山青不了,大树小树枝相樛。老痴胸中有丘壑,貌得江南一幅秋。

  3. 主题解析:《题大痴山水》一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前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无法尽收眼底的无奈;而后两句则抒发了作者对于心中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体现了作者高远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艺术造诣。

  4. 艺术特色: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题大痴山水》采用了简洁而富有力度的语言,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将树木赋予了情感,使得山水更加生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与敬仰。

  5. 文化影响:杨维桢的《题大痴山水》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于传统美学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展示了他们面对社会动荡和人生挫折时的态度和追求。

《题大痴山水》不仅是杨维桢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还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