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海道都漕运万户府诗

朔方圣人启中天,天府之国宅幽燕。
帝车回旋统幅员,南海北海无中边。
海陵餫饷至领颛,龙骧万斛谁开先。
神人手执鲸鲵鞭,朝发扶桑暮咸渊。
清明风生五两悬,不周风起人南还。
炮云不作扬不颠,神灯在天大珠圆。
帝曰开府其区堧,出台入省居才贤。
将军来自西子阗,高明大屋重翚骞。
十风五雨熟大田,天仓如泉积陈身。
武夫翼艘挟飞仙,天人交赞利万全。
漕臣奏功帝曰然,囷星煌煌千万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杨维桢的《重建海道都漕运万户府诗》是一首充满豪迈气概和历史沧桑感的作品,展现了元代海运事业的辉煌成就和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朔方圣人启中天,天府之国宅幽燕。
    帝车回旋统幅员,南海北海无中边。
    海陵餫饷至领颛,龙骧万斛谁开先。

  2. 诗歌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末明初,反映了当时元朝在海上交通方面的重大成就。《重建海道都漕运万户府诗》不仅体现了杨维桢对国家海洋交通事业的高度赞扬,也寄托了他深深的爱国情怀。元末明初,元朝虽然国力渐衰,但在杨维桢看来,其海上运输体系依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3. 诗歌赏析

  • 意境宏大:此诗开篇“朔方圣人启中天”,便以宏大的气势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繁荣的美好祝愿。
  • 意象丰富:诗中的“天府之国”与“海道都漕运万户府”两个意象相互辉映,前者指代了当时的经济重心——江南地区,后者则代表了元朝的海上交通枢纽。
  • 情感深沉:诗人通过描绘航海图景,抒发了对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深厚感情,这种情感在结尾处达到了高潮。
  1. 诗歌影响
    杨维桢的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而且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价值。它体现了元末文人面对国家危机时的精神面貌,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此外,作为杨维桢“铁崖体”的代表之一,这首诗也展现了他雄浑豪迈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重建海道都漕运万户府诗》不仅是杨维桢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元代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元代的文化特点和社会背景,同时也能体会到杨维桢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