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仲穆临黄筌秋山图

成都画师称要叔,不独锦鸡兼写竹。李升笔法最称神,万里云山出西蜀。
重峦叠嶂金碧堆,丹崖枫树如花开。银河着地可望不可到,上有仙家十二之琼台。
峨眉玉垒天边落,万雉金城连剑阁。雪山西蜀为武担,石镜清辉缠井络。
江边里牯似沈犀,水怪不敢湍金堤。支机石在严真观,浣花水落少陵溪。
蜀王宫殿牛羊下,鼓吹却入鸡豚社。雪飞水磨旧敲茶,春酿郫筒荷熟鲞。
草田麦垄烟光薄,交鹿呦呦雉角角。何处山僧赤脚归?空林野水日欲落。
吴兴小赵精天机,出入内府阅秘奇。亲摹此本第一幅,闭户三月忘朝饥。
老夫平生有山癖,草玄亭前双眼碧。江上何处未归来,黄鹤高楼吹铁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赵仲穆临黄筌秋山图》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1. 创作背景:《题赵仲穆临黄筌秋山图》的创作背景是在元末明初,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发,人们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更加突出。《秋山图》描绘了西蜀的壮丽风光,而杨维桢作为一位有山水癖好的文人,对于自然景观有着深厚的感情。
  2. 内容解析:诗中描述了成都画师赵仲穆临摹黄筌《秋山图》的场景,赞颂了赵仲穆高超的技艺,以及画作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诗中提到“成都画师称要叔”和“李升笔法最称神”,表明了诗中所赞美的对象是成都的杰出艺术家。诗中通过对画中景象的具体描绘,展现了一幅幅万里云山、丹崖枫树、仙家琼台等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遥远而美丽的西蜀之地。
  3. 艺术特色:杨维桢在这首诗中采用了精炼而富有表现力的词汇,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画作的细节。例如,“重峦叠嶂金碧堆,丹崖枫树如花开”这两句,不仅形容了山峦叠嶂、色彩斑斓的美丽景色,还运用了比喻手法,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为生动和立体。

《题赵仲穆临黄筌秋山图》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个人审美情感的作品,更是体现了元末明初时期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的诗歌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