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首山分韵得生字

龙飞凤隐知何处,今日空馀黄鹄名。
千古江山围故国,五更风雨入空城。
猿啼洞府暮云合,花落祠堂春草生。
何日结茅向青壁,抱琴坐石听泉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招隐首山分韵得生字》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萨都剌,字天锡,号直斋,蒙古族,其父亲因军功而居雁门(今山西代县),使得萨都剌成为雁门人。萨都剌在泰定年间进士及第,历任翰林应奉和南御史台掾、淮西宪司经历等职,其后选择弃官隐居。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风格清新绮丽,有文集《雁门集》流传后世。

  2. 诗歌原文:龙飞凤隐知何处,今日空馀黄鹄名。千古江山围故国,五更风雨入空城。猿啼洞府暮云合,花落祠堂春草生。何日结茅向青壁,抱琴坐石听泉声。

  3. 主题思想:此诗以描绘山水景观为主,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现在的荒凉,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自己淡泊名利、归隐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中“龙飞凤隐”象征着昔日的辉煌,“黄鹄名”则暗示了高洁的志士已难以寻觅,而“千古江山”与“五更风雨”则展现了自然的永恒与历史的沧桑。

萨都剌的《招隐首山分韵得生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