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饮升龙观

银烛春船剪夜寒,道人鹤氅紫霞冠。
山瓢未尽金陵酒,玉树飞花满石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中饮升龙观》是一首由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古诗,全文如下:

银烛春船剪夜寒,  
道人鹤氅紫霞冠。  
山瓢未尽金陵酒,  
玉树飞花满石坛。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雪夜中饮酒作诗的画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萨都剌(约1289-约1346),字天锡,号直夫,晚号雁荡山人,元代文学家、书法家。他出生于今河北蠡县,曾官至燕南等地行省掾史,晚年归隐于雁荡山,其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 诗词原文及翻译:《雪中饮升龙观》以“银烛春船剪夜寒,道人鹤氅紫霞冠”开篇,银烛闪烁,映照出夜幕下的寒冷;道人身着鹤氅,头顶紫霞冠,形象鲜明,给人以宁静而高洁的感觉。接着,“山瓢未尽金陵酒,玉树飞花满石坛”两句,描绘出一幅金陵美酒与雪花飘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既清雅又不失豪放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通过对雪夜饮酒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情感。

  3. 创作背景:萨都剌生活在元代社会动乱的背景下,他的诗歌多反映了时代的沧桑与个人的情感体验。《雪中饮升龙观》的创作很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萨都剌选择了在雪夜中饮酒作诗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种独特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体现了他的个性。

  4. 名家点评:历代以来,许多学者对《雪中饮升龙观》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首诗不仅艺术成就高,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通过对雪夜饮酒场景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5. 轶事典故:关于这首诗的轶事并不多见,但可以推测,萨都剌可能曾在金陵地区游历或生活,因此对当地的风景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他可能在某个特定的夜晚,即雪夜,因景生情,写下了这首《雪中饮升龙观》。这首诗也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雪中饮升龙观》不仅是一首描写雪夜饮酒场景的诗,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和情感的艺术珍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还能够深入理解和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情感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