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三茆山呈张伯雨外史

碧桃花落蓬莱宫,银屏甲帐围春风。
冰帘卷水玉堂静,白露滴月银床空。
仙人夜酌九霞酒,手握北斗倾尊中。
梧枝落影凤凰语,幽韵仿佛临苍穹。
伐毛洗髓天地老,火鼎夜出芙蓉红。
呼龙洞口种瑶草,采药忽遇松间童。
茆君自骑一虎去,犹闻珂佩声丁东。
武华山人三载别,绿袍赤杖苍髯翁。
淮南江上复相见,落日淡淡天无穷。
明朝稽首渡江去,楚水清浅银河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韵三茅山呈张伯雨外史》是明代诗人袁中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联八句,每联各用一韵。

诗歌正文

上元日偕同官登三茅观

春色初回上元节,烟霞重到故人家。
山川胜处宜佳宴,风月清时有好花。
云树参差连碧落,水光摇曳入平沙。
明朝又作西楼望,不待秋千已满架。

诗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上元节(正月十五日)登三茅观的场景。首联写春色初回和故人相聚的情景;颔联则通过山川胜地与风月清时的美好时光来衬托宴会的欢乐氛围;颈联运用比喻手法,将云树比作参差连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