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贵白

客里光阴取次休,嫩寒一夜袭衣裘。
不须多畏赵盾日,正好深悲宋玉秋。
红叶旧题犹在手,黄粱新梦又从头。
馀粮栖亩犹围坐,此事输君第几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调贵白》是宋代诗人戴表元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还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意义。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调贵白》:

  1. 作者简介
  • 戴表元,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庆元奉化剡源榆林(今属浙江班溪镇榆林村)人。他的文学成就在宋末元初时期非常突出,被誉为“东南文章大家”。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反映社会现实为主,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1. 作品原文
    客里光阴取次休,嫩寒一夜袭衣裘。
    不须多畏赵盾日,正好深悲宋玉秋。
    红叶旧题犹在手,黄梁新梦又从头。
    余粮栖亩犹围坐,此事输君第几筹。

  2. 诗词赏析

  • 首句:“客里光阴取次休”,描绘了在外漂泊,时间过得随意而快速的景象。这里的“取次休”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也暗示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 次句:“嫩寒一夜袭衣裘”,写出了夜晚的微寒让人更加感受到时光的冷寂。这句诗通过描绘具体的自然环境,加深了对时光无情这一主题的表达。
  • 第三句:“不须多畏赵盾日,正好深悲宋玉秋。”这里提到了“赵盾日”,可能是对历史上赵盾执政时期的描述。诗人用“多畏”与“不须多畏”形成对比,表达了自己面对世事的态度——不必过度忧虑或畏惧。同时,“宋玉秋”可能指的是古代文人的秋天,诗人在这里借古人之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 后三句:“红叶旧题犹在手,黄梁新梦又从头。”“红叶”和“黄粱”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典故,前者常用于表达思念之情,后者则源自《枕中记》,象征着虚幻的美好梦想。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梦想的憧憬。
  • 尾句:“余粮栖亩犹围坐,此事输君第几筹。”这句诗展现了诗人晚年的简朴生活,尽管物质条件有限,但诗人依然能够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这里的“输君第几筹”可能是在谦虚地表示,虽然自己的生活条件有限,但仍然能够找到乐趣,与朋友们共度时光。

《调贵白》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深意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末元初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