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移淮橘多成枳,人说江梅竟是楠。 蜀木似桤成底用,盛时名字落江南。
《张道士求桤林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张道士为了寻找好木材而四处奔波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同情和关注。全诗共四句,语言朴实,意境深远。
第一句释义:淮地的橘树移栽到江淮地区,大多都结出枳子,人们都说江中的梅花实际上是楠木。 注释:淮地、江淮地区、枳子、江梅、楠木 第二句释义:蜀地的树木长得像桤木,有什么用处呢?在盛时它的名字已经流传到江南去了。 注释:蜀地、桤木、用处、盛时、江南 赏析: 这首诗以张道士求桤林诗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植物移植和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淮地的橘树和江中的梅花以及蜀地的桤木,揭示了不同地域植物的特性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