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仲复有倒和春愁曲之作依次奉答

渐老之日来垂垂,已去之日不可追。
伤春畏老两作恶,世事尝与愁人随。
忽得君家遣愁具,行歌日日春溪路。
不知愁绪逐诗来,更惜芳颜被春误。
王孙草暗谁重游,曲江痛哭穷参谋。
燕骑琵琶渭城酒,居人不觉行人愁。
行人欲归痿念起,白发逢春心未死。
水流花落无处寻,燕去鸿来何日已。
溪村此日更萧然,强笑为君呼酒船。
黄鸡唤日不待晓,蟠桃一熟三千年。
草间管乐真浪语,鸟雀应门蓬柱宇。
祗馀平世畎亩心,夜半吴吟泣风雨。
高人与虎能同居,壮士断蛇应不殊。
年高渐欲置忧患,每赖君语相调娱。
昔日刘郎悲放逐,看花惆怅春无绿。
何如今日春愁曲,烂醉徉狂白云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在唐代,有一位诗人叫王昌龄,他的诗风豪迈奔放、清新飘逸,在当时享有盛誉。他擅长七言歌行,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风格雄浑悲凉。

《正仲复有倒和春愁曲之作依次奉答》是唐人李益的作品之一,这首作品写的是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与思念之情。全篇围绕着“春”字展开,表达了作者在春天里所感受到的情感变化。
首先,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春天比作一位少女,在微风中翩然起舞。接着,“春愁”一词出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情感变化。“正仲复有倒和春愁曲之作依次奉答”,这句话表明作者在收到朋友的回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