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虚一降香至南海庐山会稽

天香分下殿西头,处士今乘使者驺。
曾是骑麟骖北斗,真成跨鹤过扬州。
山中五老应相识,海上三神亦易求。
勾越东南仙柱观,神光依旧贯林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赵虚一降香至南海庐山会稽》是元代诗人薛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薛汉,字宗海,是元朝温州永嘉人。他的幼年时期就勤奋学习,有着很高的声誉。薛汉曾以青田教谕的身份,后升为诸暨州学正,最终被泰定帝选充国子助教卒。他的工诗文,尤其擅长鉴辨古物,有《宗海集》留传后世,可见其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对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

  2. 诗歌原文:天香分下殿西头,处士今乘使者驺。曾是骑麟骖北斗,真成跨鹤过扬州。山中五老应相识,海上三神亦易求。勾越东南仙柱观,神光依旧贯林丘。

  3. 诗歌赏析:薛汉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仙境的美好向往。首两句“天香分下殿西头,处士今乘使者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天香之气息弥漫于殿宇之西头,而赵虚一作为一位处士,现在则乘坐着使者的马车。这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移动,更象征着友情与尊贵地位的提升。后两句如“曾是骑麟骖北斗,真成跨鹤过扬州”更是充满了神话色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超越凡尘、直上云霄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中的“山中五老”、“海上三神”,以及“勾越东南仙柱观”,都是极具象征意义的地点,它们不仅代表了自然之美,也象征着友情和道法的深远。

  4. 写作背景:《送赵虚一降香至南海庐山会稽》这首诗创作于元朝,当时正值社会动荡、文化繁荣的历史时期。元朝统治者重视文化,倡导文治武功,因此涌现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薛汉作为一位文人,他的作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不仅是他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那个时代文化氛围的反映。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展示了元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5. 艺术手法:在《送赵虚一降香至南海庐山会稽》中,薛汉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典故,使得诗歌更加丰富多彩。例如,“曾是骑麟参北斗,真成跨鹤过扬州”采用了神话中的神兽和仙人形象,既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又体现了诗人对友人非凡才能和超凡脱俗品质的赞赏。此外,整首诗的结构严谨,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古典诗歌的魅力。

《送赵虚一降香至南海庐山会稽》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优秀作品。它不仅体现了薛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元代文化和诗歌艺术的重要窗口。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元代社会的文化气息和人文情怀,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情谊和美好的祝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