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承旨张畴斋

钟王书法得精微,每日霜毫不厌挥。
相业曲江金鉴录,幽怀西塞绿蓑衣。
蟠桃开日三千岁,古柏参天四十围。
应与赤松相伴约,他年名遂早知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承旨张畴斋》是元代诗人薛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从诗歌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以及艺术特色进行详细解读:

  1. 创作背景:薛汉,字宗海,元代温州永嘉人,幼时便学习诗文,并受到当时文人的高度评价。他以青田教谕的身份,后被选为国子助教卒。他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寿承旨张畴斋》创作于泰定帝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坛氛围较为宽松,文人多有雅集,因此这首诗也可能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

  2. 主要内容:诗中“钟王书法得精微,每日霜毫不厌挥”两句,展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极高造诣和不懈追求。钟王指的是钟繇和王羲之,这两位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字体被誉为“钟王”,代表了书法的最高境界。而“相业曲江金鉴录,幽怀西塞绿蓑衣”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自身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曲江”和“西塞”可能是指特定的地点或历史人物,与作者的心境和志向相关联。

  3. 艺术特色:在艺术形式上,《寿承旨张畴斋》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这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严谨的结构和平仄的韵律之美。诗歌通过精炼的语言和富有画面感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文化气息的艺术世界。例如,“蟠桃开日三千岁,古柏参天四十围”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同时寓意着永恒和高洁的理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寿承旨张畴斋》不仅是一首诗篇,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它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人的艺术才华,也能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