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识庐山远,山庄借屋居。
拨云分腊酒,踏雪送寒蔬。
门俯溪光迥,窗含野色虚。
相过两不厌,灯火案头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偶识庐山远,山庄借屋居。
拨云分腊酒,踏雪送寒蔬。
门俯溪光迥,窗含野色虚。
相过两不厌,灯火案头书。
。
《赠道传上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如下:
道传师有高风流,云山深处无来由。
世间名利如浮萍,朝去暮回何时休?
我欲从之学长生,却恐身在樊笼中。
这首诗描绘了道传上人高尚的品行和隐居的生活。诗人通过描述道传师的形象以及他远离尘世、独自栖息于云山深处的行为,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于名利追逐带来的束缚感的感慨。
白居易在诗中赞美了道传上人的高风亮节,并希望借由学习他的长生之道来摆脱世俗生活的困扰。然而,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诗人似乎又陷入了自我矛盾之中:他渴望与道传师一起修行、长生不老,但同时又担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