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上苍崖丈五高,昔人题此诧边劳。
到今二百年来许,一片空围半野蒿。
书字崖
介绍
《书字崖》是元代魏初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邃的意境,描绘了一座苍崖上的摩崖碑刻,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边陲之地的怀念。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作者介绍:魏初生活在元代,是一位文学才子,尤长于春秋之学。他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包括了诗歌、赋文等多种形式,其中以《书字崖》最为人称道。
诗歌原文:沟上苍崖丈五高,昔人题此诧边劳。到今二百年来许,一片空围半野蒿。
诗歌鉴赏:《书字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元代文人对历史变迁的关注和对边陲之地的深情厚意。诗中的“沟上苍崖丈五高”形象地描绘了山崖的壮丽景象,而“昔人题此诧边劳”则表达了作者对古人在此留下墨迹的敬意和怀念。“到今二百年来许”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一片空围半野蒿”则透露出一种荒凉之感,使人不禁联想到那片曾经热闹非凡、如今却荒废无主的地域。
艺术特色:《书字崖》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而深邃的表达方式。诗人通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边陲之地,感受到了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厚重。此外,诗中的语言清新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却又能深入人心,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文化价值:《书字崖》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它反映了元代文人的思想风貌和文化追求,为后人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这首作品也展示了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影响与评价:《书字崖》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作为元代的代表性诗歌之一,它不仅体现了作者的高超技艺,也为后世的文人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借鉴。许多学者和研究者对这首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评价,认为它是元代文学的重要成果之一。
可以看到《书字崖》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