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桃花坞次郭祥卿陆友元二首其二

野水自行路,松风谁掩关。
仙家忘日永,老圃得春悭。
梦已投林下,生当出世间。
玄同二三友,大智本闲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桃花坞次郭祥卿陆友元二首其二”是一首宋代诗人龚璛所写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友情和隐居生活的向往。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龚璛字子敬,宋代司农卿潗之子,自高邮徙平江,家焉。宋亡后,例遣北上,其父在莘县不食卒,璛悲痛不已,感叹国亡家破后兄弟不能振兴门户,只能成为儒者以自奋。
  1. 诗歌原文
    野水自行路,松风谁掩关。
    仙家忘日永,老圃得春悭。
    梦已投林下,生当出世间。
    玄同二三友,大智本閒閒。

  2. 诗歌赏析

  • 诗中“野水自行路,松风谁掩关”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野水自由流淌,松风轻轻吹拂,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 “仙家忘日永,老圃得春悭”则反映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在远离世俗喧嚣的地方,可以忘却时间的流逝。
  • “梦已投林下,生当出世间”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真理的态度。
  • “玄同二三友,大智本閒閒”则是对友情的赞颂,通过“玄同”二字,表达了与二三知己共度时光的喜悦,而“大智本閒閒”则表明真正的智慧来源于内心的宁静。
  1. 诗歌背景
  • 该诗作于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1. 艺术特色
  • 该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如“野水自行路,松风谁掩关”中的“野水”和“松风”都带有一种自然的气息,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如“仙家忘日永,老圃得春悭”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农耕生活的珍惜。

龚璛的《游桃花坞次郭祥卿陆友元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情、反映诗人内心世界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