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袁伯长于尹山归寄

新桐有清露,有怀相聚稀。
尘襟开悄悄,浦帆下依依。
宇宙苍茫共,风流迤𨓦微。
平生谢安石,雅志不相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访袁伯长于尹山归寄》是宋末元初的著名诗人龚璛所作。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友谊和自然景色的赞美。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龚璛,字子敬,号谷阳生,高邮人。他是高邮的本地文人,曾自高邮徙平江(今江苏吴县),并与戴表元、仇远等人为友。龚璛在文学上有着显著的成就,其作品被后人传诵。
  1. 诗歌原文
    新桐有清露,有怀相聚稀。
    尘襟开悄悄,浦帆下依依。
    宇宙苍茫共,风流迤𨓦微。
    平生谢安石,雅志不相违。

  2. 诗歌赏析

  • 友情的珍贵:诗中通过描述与袁伯长相聚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相互之间的默契。”有怀相聚稀”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相聚时光的珍惜。
  • 自然的和谐:诗中的“新桐有清露”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清新的桐叶和清澈的露珠共同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宇宙苍茫共”则进一步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文化内涵:这首诗不仅是对友情和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友情和自然美学的一种体现。”平生谢安石,雅志不相违”更是体现了诗人对古代名士风度的向往和尊重。

《访袁伯长于尹山归寄》不仅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和人文情怀的继承和发扬。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能够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