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周静境赋玉芝

双凤祥光芝盖軿,仙人来听诵黄庭。
佩环为我飞零乱,霜露当时下杳冥。
太华移莲秋一色,三年刻楮地通灵。
世间久服轻身药,未用神农本草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为周静境赋玉芝》是一首由宋末元初的诗人龚璛创作的七言律诗,该作品创作于宋末元初时期。 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龚璛(?-1368),字子敬,号谷阳生,是高邮人,出生于宋末元初的文人。他的生平经历了南宋灭亡和元朝初期的变迁,晚年以浙江儒学副提举退休。在文学上,龚璛与戴表元、仇远等有着深厚的友谊,并参与了文化事业。

  2. 作品原文:双凤祥光芝盖軿,仙人来听诵黄庭。佩环为我飞零乱,霜露当时下杳冥。太华移莲秋一色,三年刻楮地通灵。世间久服轻身药,未用神农本草经。

  3. 作品鉴赏: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诗中“双凤祥光”和“仙人来听诵黄庭”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景象,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寄托的愿望。“佩环为我飞零乱”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与外在世界的和谐对比,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界的相互映照。整体而言,《为周静境赋玉芝》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通过这种自然美来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宋代末期文人的精神风貌。

《为周静境赋玉芝》不仅是龚璛个人情感与思想的艺术表达,也是宋末元初社会变革和文化氛围的具体反映。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晚期的社会状况以及文人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