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笔三年侍禁林,分符还向蜀江浔。
莫云尽处峨眉出,春雪消时灌口深。
铃阁雕盘香冉冉,台门画戟昼森森。
锦屏山下多遗迹,好觅城南老杜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簪笔三年侍禁林,分符还向蜀江浔。
莫云尽处峨眉出,春雪消时灌口深。
铃阁雕盘香冉冉,台门画戟昼森森。
锦屏山下多遗迹,好觅城南老杜吟。
。
《送杨梓人待制出守阆州兼寄嘉定宣慰家兄》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阆山青未了,江水绿无涯。
欲去还留恋,何时共往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交融的画卷,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友人即将出守阆州、前往嘉定宣慰家兄处的美好祝愿与深情祝福。诗歌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既表达了送别时的不舍之情,也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王安石(1023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尊称其为“王临川”、“王文公”。他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哲学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首诗虽未提及具体的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