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绣鞋 · 雪

白鹭交飞溪脚,玉龙横卧山腰,满乾坤无处不琼瑶。因风吹柳絮,和月点梅梢,想孤山鹤睡了。半月泉凿透林间山溜,平分天上中秋,菱花分破印寒流。
沁梅疏影缺,攀桂片云愁,待团圆掬在手。道院一榻白云竹径,半窗明月松声,红尘无处是篷瀛。青猿藏火枣,黑虎听《黄庭》,山人参内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红绣鞋·雪》是一首元代的散曲作品,由徐再思创作。以下是对其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徐再思,号甜斋,生于浙江嘉兴,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其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合称“酸甜乐府”。徐再思的生平事迹虽不详,但他在元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不容小觑。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散曲作家,徐再思的作品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文学赏析:《红绣鞋·雪》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意境吸引了无数的读者和学者。徐再思通过细腻入微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雪景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纯净无暇的冰雪世界。白鹭、玉龙等意象的巧妙运用,使得这个雪的世界诗意化、情感化,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灵气。此外,作品中还融入了对月色、柳絮、梅梢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孤山鹤等动物的形象,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
  3. 艺术特色:徐再思想的这首散曲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他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对雪花飞落、月光点染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赋予了作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其次,徐再思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最后,他的作品中还蕴含着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追求。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红绣鞋·雪》成为元代散曲中的佳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红绣鞋·雪》作为一首元代的散曲作品,不仅是徐再思想到的艺术结晶,也是元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文学的特点和发展脉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