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史贵质

淳祐六十翁,生遇时节好。
朝游渔樵社,晚入诗酒保。
不为名利缚,刚被花月恼。
时发少年狂,未省身已老。
强歌无馀欢,闻者笑绝倒。
齿发渐凋疏,形容顿枯槁。
平生千金躯,岂不自爱宝。
幸然本根在,收敛尚及早。
何必大药资,尪羸多寿考。
也无政事堂,也无沙门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史贵质》是宋代诗人仇远的作品。下面将具体分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淳佑六十翁,生遇时节好。朝游渔樵社,晚入诗酒保。不为名利缚,刚被花月恼。时发少年狂,未省身已老。强歌无余懽,闻者笑绝倒。齿发渐凋疏,形容顿枯槁…》
  2.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内容上看,它反映了诗人在晚年的感慨和对名利的态度。诗中的“淳佑六十翁”表明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的淳熙年间,这是南宋的一个和平时期,但同时也是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的时期。诗人可能经历了官场的起伏和个人境遇的变化,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对名利看淡的情绪。
  3. 诗意赏析:诗人仇远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描述了自己在年轻时的轻狂和放纵,以及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意识到生命有限的事实。诗中的“不为名利缚,刚被花月恼”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不屑一顾,而“时发少年狂,未省身已老”则展现了一种对青春逝去的感慨。通过这些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4. 文学价值: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寄史贵质》是一首具有重要价值的古诗。《淳佑六十翁,生遇时节好。朝游渔樵社,晚入诗酒保。不为名利缚,刚被花月恼。时发少年狂,未省身已老。强歌无馀欢,闻者笑绝倒。齿发渐凋疏,形容顿枯槁…》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寄史贵质》不仅仅是一首反映个人生活经历的诗作,它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仇远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名利的看法,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