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杨簿正父子和诗 其二

谁把蛩吟过草堂,烨然引玉照奚囊。
喜看彪固能联笔,愧杀曹刘有短墙。
千古风骚几绝响,一壶冰雪忽增光。
客来谩寄山中稿,莫笑梅花只淡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杨簿正父子和诗》是宋代诗人艾性夫所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这组作品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交流与情感,以及他在文学创作中的思考和追求。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艾性夫是宋末元初的著名文人。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政治腐败。而《酬杨簿正父子和诗》的创作时间,具体年份不详,但从诗中内容来看,应是在宋末元初的某个时期。

  2. 作品内容:《酬杨簿正父子和诗 其二》是该组诗的第二首,其中“谁把蛩吟过草堂,烨然引玉照奚囊”描绘了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诗人用“谁把”一词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接下来的两句“喜看彪固能联笔,愧杀曹刘有短墙”,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能的钦佩之情,同时也隐含了自己对自己文学造诣的自谦。诗的最后一句“千古风骚几绝响,一壶冰雪忽增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3. 作品风格:《酬杨簿正父子和诗 其二》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深沉、内敛的风格,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在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酬杨簿正父子和诗 其二》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也是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志趣,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