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哉千丈屹南端,路入层云欲到难。
试看幼舆岩石里,人间争似画图看。
金南峰隐居图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南峰隐居图,其一是一幅描绘山水画的诗句,出自元代诗人牟巘之手。
在分析《金南峰隐居图》时,首先要理解它所蕴含的意境和美学价值。诗中“高哉千丈屹南端”,不仅形容山峰之高大雄伟,更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敬仰之情。而“路入层云欲到难”则描绘出一幅登山途中云雾缭绕,道路险峻的景象,寓意着人生路途中的艰难与挑战。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山水画卷,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首诗的语言精炼而富有画面感。例如,“试看幼舆岩石里,人间争似画图看”这一句,通过“幼舆”一词的使用,既传达了山石的坚硬质感,也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脆弱。同时,“人间争似画图看”更是直白地表达了作者对这幅画作的高度赞赏,认为其胜过了世间所有的风景名胜。这种语言的艺术性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
这首诗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牟巘通过描绘山的高远、云的层叠,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诗中的“世换如收局,人亡不在琴”,则是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度思考。
在艺术风格上,《金南峰隐居图》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魅力。牟巘作为宋代末年的文人,其诗歌往往流露出浓厚的书卷气和隐逸之风。而《金南峰隐居图》中,通过对山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这种风格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文人墨客,也为研究宋代诗歌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金南峰隐居图·其一》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古诗。通过对这幅作品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