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团与檀版,拈著足家风。
性觉随资近,人难尽己同。
奇非居正外,易正在难中。
意近语须远,形离神暗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蒲团与檀版,拈著足家风。
性觉随资近,人难尽己同。
奇非居正外,易正在难中。
意近语须远,形离神暗通。
《和友人论诗二首·其二》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一首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年)春天。此诗为杜甫与友人关于诗的理论争论所作,诗人首先指出“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表明自己对诗歌的评价标准是主观的,并以此说明自己的创作态度是自由的。接着指出“那无一字句处,不是情和景”,强调了艺术表现必须以感情和形象为依据;然后指出“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并进一步强调了艺术表现要与情感紧密相连。最后两句“吟咏情性外,别求物外声”,表明了自己的创作主张,即在抒情言志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追求更高的境界。